在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过程中,银行业将科技金融作为金融服务的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然而,科技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不同,与银行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低成本的信贷资金,更要求银行在信贷服务之外,能够提供更精准、更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通过差异化服务构建竞争优势。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福建省调研时了解到,与传统企业相比,科技企业当前发展模式呈现出显著差异,而金融支持成为科技企业高速成长中的关键要素。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其对金融服务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明显,这既对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促使银行不得不通过差异化服务来提升自身价值。
精准滴灌助力企业成长
“科技企业想快速发展,就要有资金。有了资金,企业才能招募更多的人才。另外,企业要投入生产,生产工艺要优化,产品推广要做营销,这些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福建因立夫科技有限公司CEO、伊瓦特机器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瓦特”)副总经理徐荣俊表示。
伊瓦特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成立于2016年9月,主要生产自动化机械手及注塑机配套自动化设备,主营产品机械手和工业机器人等设备广泛应用于多种塑胶行业,是一家集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公司。
经过不到10年的发展,伊瓦特在行业内积累了一定的口碑,逐步成为海尔集团、力劲集团、泰瑞集团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目前伊瓦特拥有100多项专利技术,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省科技创新企业。
2025年1月,伊瓦特母公司福建因立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因立夫”)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首家登陆纳斯达克的企业。
对于高科技企业的成长,徐荣俊感触颇深。他认为,以前传统企业发展是一种滚雪球式的方式,市场供不应求,企业有时间慢慢成长。但是时代不一样了,现在信息高度汇聚,不少行业的利润都快速下降,并处在微利状态。对于科技企业而言,唯一的方式就是通过快速发展做大规模,抢占市场,慢一步可能就会错过机会。
“要做大做强,资金保障是关键。”徐荣俊表示,该公司与工商银行(601398.SH)的合作一直比较深,工商银行在公司很多发展关键期帮助公司解决了资金问题。
据了解,2022年9月,工商银行与伊瓦特建立了信贷关系,为该公司发放了流动资金贷款2300万元。2023—2024年是因立夫上市的关键时期,为满足伊瓦特资金需求及助力母公司上市,工商银行2024年5月为伊瓦特新增了700万元的信用贷款,并办理了无本续贷降低资金周转成本。
“这两年公司的增长速度都在30%—40%。下一步,公司重点市场开拓除了欧美之外,东南亚、俄罗斯、中东市场、南美市场的需求也很大。”徐荣俊称,公司的订单增长较快,生产目前跟不上订单,扩产提升产能已经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中。
徐荣俊表示,目前伊瓦特的生产厂房占地6000多平方米,基本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未来将分期扩到45000平方米,并做一些附加值更高的产品。
工商银行泉州分行行长助理、南安支行行长黄鹤鸣表示,对于伊瓦特扩产的资金需求,银行已经在与公司沟通推进中。
金融服务谋求差异化
作为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首家登陆纳斯达克的科技企业,伊瓦特母公司因立夫的上市经历也成为其对工商银行金融服务能力的考验。
黄鹤鸣表示:“企业在境外上市涉及‘37号文’登记。这是一项偶发业务,在泉州地区可借鉴的成熟案例较少。我们通过向总行、省分行以及外汇管理部门多方咨询,在得到权威、专业的指导后,最终为企业提供相应服务。”
所谓“37号文”即《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投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简化和便利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从事投融资活动所涉及的跨境资本交易,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
黄鹤鸣向记者介绍,企业境外上市的“37号文”登记并非简单的备案过程,而是包括对企业前期尽调、合规审核等多个复杂环节,其中不少业务操作在泉州地区尚属首例。据了解,2023年年初,工商银行已成功为伊瓦特母公司因立夫办理了4笔特殊目的公司的“37号文”登记业务。
徐荣俊坦言,“37号文”登记服务带来的实际价值甚至超过传统贷款支持。“特别是在拓展境外业务时,我们面临着诸多专业性盲区,这就需要银行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及时提供专业支持。”
记者了解到,目前伊瓦特与工商银行建立了更紧密的合作关系。除了为企业办理代发工资业务、网银结算业务、本外币结算等日常业务之外,银行还为企业提供了外汇结算、资金回流、资金监管等服务。
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信贷专家许志钦表示,该行在科技金融创新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创新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截至5月末,该行对战略新兴产业的贷款余额突破了1000亿元,在福建省同业中居前列。专精特新“小巨人”贷款市场覆盖率接近60%,信贷余额超过200亿元。在业务上多措并举,借助数字化工具,首创审贷模式建立“科技型企业评级授信专属模型”,破解了科技企业“高技术、轻资产”的融资难题,已累计为108户科技企业合计授信38亿元。
“科技企业发展会因为行业特殊性产生特殊性需求。银行要及时在企业需要的时候能够提供力所能及的金融服务。”黄鹤鸣认为,这就需要银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服务客户能力。
配资公司行情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